躬耕环保多年,历经过技术龙头博天环境,央企典范中国节能,民企跨界先锋盈峰环境,再到历经风雨的中创环保。从选择环境专业至今已13载有余,一路走来感叹良多,反复思索似有所得,仓促间阐述如下,还请各位指正:
1 资金着力方向存在争议,好钢都花在刀背上、刀把上:在我国水处理行业存在一个现象就是大部分(80%)的钱都投向了管网,而管网本身不能降解污染物,在设备和运维上的投入有待成倍增强,一个3亿的项目,花了2.8亿埋管网,只有一千来万买了几个铁壳子做污水处理设备,项目做完后交付政府由于没有足够的经费和专业技术力量运维导致整个站点降解效率低下,沦为过水池。还有一个轶事是我们一个上市公司的环境工程总承包二级资质愣是被一个代建公司卡了一个30万的提标改造项目,理由是你没有市政三级资质不能做这个30万的提标改造,其实我还是不太理解为啥环境工程总承包二级不能做一个30万的污水站提标。
我想这种景象在全国有一定的普遍性,我也曾想为什么大家都这么热衷于做管网,答案不外乎以下几点:管网是地下的,埋完了就了事,无所谓好坏,再者就是管网是隐蔽工程,可以迂回的空间较大,管网只考核纳网率比较容易实现和做出政绩。与正真决定流域水质的COD、总磷、氨氮消减率关系不大。真正的技术流是不去做管网的,管网的人也看不起环保技术人才,不过一堆玩污泥的。
真正能有效降低周边水体污染负荷的是污水处理站和配套稳定的运维,把资金花在干管截污和初期雨水拦截及后续持续运维上是有效改善附近水体的可行措施。之前埋设管网的钱一般可以支持十年的设施投资加运维,而真正非管廊类的普通塑料或水泥管网,在地层变化,水力冲刷、汽车碾压,各种道路翻修的作用下其有效集水年限未必能达到十年。当然我不是反对埋设管网,我的意思是在资金不足的情况下应该优先干管截污和投资截污设备的建设和运维。这是一个优先级问题。我们的环保资金大头不能被一群埋管网的搞走,尤其是在农村污水治理方面。
总之现在水处理资金使用的优先级是有失偏颇的,捡了软柿子捏,不敢对降低污染负荷的有技术难度的污水处理设施亮剑。按照严苛的想法是一滴水都不能绕过污水处理厂站进入自然水体的,生活污水污染地下水是个伪命题,如果会污染,建不建管网都要污染。
2 管网的建设方式存在错误
随着多年的城市化建设,越来越多的塑料和水泥管被埋藏于地下,越来越多的地方变得整洁干净,变得看似美好。但是有两个关系环保的重大问题不断被提及和重申,那就是:地下水位下降和全球气候变化。你们可能会说小伙你跑题了,我们聊的是水处理,你怎么扯出来俩风牛马不相及的话题。那么我来简单分析一下:在人类没有城市化之前自然界的水有两个去处,往天上走蒸发变成水蒸气和往地下走变成地下水汇入地下河,随着我们不断的城市化建设越来越多的塑料和水泥管把水收集汇总到污水厂导致水与土地接触的机会变少了,水丧失了很大一部分流入地下的机会,以前的水是流着流着干净了,流着流着流没了(水与土接触就是几百年污水处理的核心技术)。水与土接触少了,地下水位自然逐年下降,以至于局部近于枯竭。不能进入土壤的水分自然就增加了进入空气变成水蒸气的比例,空气中水气或湿度的增加,增加了大气对太阳光能量的吸收,产生了温室效应和全球气候变化异常。我们国家近年推的海绵城市有助于改善以上问题,但视乎没有重视其中机理的有效融合与应用。
那么我们应该如何建设我们的管网呢?首先我们应该将水合理的分类,生活水和农业水是无法在低深度(低压力)情况下渗透并污染地下水的,采用生态管沟方式,控制好他的气态污染物污染,兼顾生态管沟两侧的绿化或蔬菜种植是值得尝试的。工业污染物采用现在的地下管沟方式埋设是极不负责任的,现有的管网大概率都会有不低于20%的漏失率,工业污水含有ECS直接进入自然水体贻害无穷,应严格的采用动力管网,一点都不能漏失,而且处理技术不能用纯生化,否则最后剩下的就只有难于生化的ECS,在末端应该采用混凝超滤,或者高阶氧化复合接触氧化进行末端二次降解。生态管沟是农村尤为适合,城市采用生态管沟应慎重考虑应该采用的是管网加管廊的模式,拦截初期雨水,拦截无组织排放入河水,再建设一汪湿地把尾水导入地下。
3技术发展方向与商业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