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地址:广州市荔湾区中山八路新虹街58号荔景楼商务中心B座
电话:020-66889888

主页 > 新闻中心 > 公司新闻 >

公司新闻

科学网科技创新不足的宏观因素

来源:电子游戏官网添加时间:2020-06-19 12:06 点击:

       普遍性的观点是把科技创新不足归因于对于基础科学理论的研究不足。但是,我认为是对于基础科学理论的应用能力不足。

       那么这种不足具体的内涵是什么呢?媒体上,常用对于基础科学研究的投资在研究总投入中的占比很低来说明。

       然而,就发表文献看,科技创新不足的最为基本的原因则是:研究本身并没有努力地用基础科学理论来支撑

       这表现为研究人员对于相关的基础科学理论的理性认识不足。在用基础理论来检验自身研究的科学性方面缺乏主动性,也就是缺乏对于自身研究的理性批判或者反思。这样,在整个研究中,潜意识的排斥源于基础理论观点的批评性意见(意识)。

       在排斥出于基础科学理论的系统性理性检验后,寻求文献上的正面观点(可能是理论性的,但多数是片面的)的支持,而对于反面观点则较为轻视。由于这个原因,在本质上,基础科学理论没有被主动的应用于自身的研究工作中

       过去,有一句批评性的短语:家庭作业式的研究。现在,则也有一句批评性短语:跟随式研究。这两个批评性意见也说明了研究总体上是在进步。那么,逻辑上的推论预测就是,未来:创新性研究。

       为了实现创新性研究,研究人员主动的寻求可以直接使用的基础理论方面的研究文献。然而,此类文献也是海量的,从中筛选出的文献要么是似是而非,要么就是自身不理解,想有现成的理论用来直接使用的希望很容易破灭

       因此,科技创新不足的主要宏观因素就是:对于基础科学理论研究文献的使用能力不足。有人把这个因素归结为:缺乏科学鉴赏力

       由于社会对于科技发展的需求是:快速,全面。因此,在投资上是短平快式的。要满足社会需求的这个特征,研究群体就需要有基础科学理论的储备。

目前的实际是,科技研究群体由于忙于完成连续不断的具体研究项目,持续的发表论文,并没有时间和精力来提升基础科学理论方面的科学鉴赏能力。从而,基础科学研究文献没有进入实际研究者的视野

这样,研究的科学理论基础几乎是雷打不动的,只是在具体技术上寻求突破。结果就是创新不足,或是形成不了创新。

因此,宏观上,问题就归结为:研究群体的基础科学理论素质的早期培养。问题就直接的指向:高等教育,尤其是研究生的培养。

到了现在,我才明白,为何英国的高校把硕士研究生定位为:基础科学理论课程的学习。

早期,我们很看不起此类课程硕士,认为比我国的硕士水平差。但是,现在看来,以经历了系统性基础科学理论课程培养的硕士为基础的博士研究生,在创新能力上是有显著优势的。

       宏观上,由于在高校的培养中就缺乏对于基础科学理论的强调,而在进入科研群体后又缺乏对于科学理论文献的使用能力,科技创新能力不足就是必然的。

       宏观上,这个格局本身就导致研究群体对于基础科学理论的忽视,从而,逻辑性的导致对于基础科学理论研究的忽视。最终就表现为在基础科学理论研究方面的研究没有热情。从而,研究费用投入不足就是必然的后果。因为就是投了,也没有合适的研究群体。

       我们实际上面对一个风险,在强调科技创新的大背景下,由于缺乏科学鉴赏力,对于各类科学理论文献的理性批判能力不足,可能科研的实际产出与经费投入失去关联性。